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》(以下简称《核安全法》)于2018年1月实施,该法作为核安全领域的顶层法律,是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、全面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来核安全监管良好实践的成果。《核安全法》的颁布和实施,为我国的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,以及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。
为学习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,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,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我们编辑了《核安全法学习100问》,方便大家学习。
Q1
《核安全法》是什么时间,由哪个机关发布的?
2017年8月28日至9月1日,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29次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核安全法》,9月1日发布。
Q2
《核安全法》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几号?
经习近平主席批准的第七十三号主席令。
Q3
《核安全法》共分哪几章,总计多少条?
第一章总则
第二章核设施安全
第三章核材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
第四章核事故应急
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
第六章监督检查
第七章法律责任
第八章附则
共九十四条
Q4
《核安全法》重点内容包括哪些?
规定了确保核安全的方针、原则、责任体系和科技、文化保障;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的资质、责任和义务;规定了核材料许可制度,明确了核安全与放射性废物安全制度;明确了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制度,建立应急预案制度,核事故信息发布制度;建立了核安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,明确了核安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主体、范围;对核安全监督检查的具体做法作出明确规定;对违反本法的行为给出惩罚性条款,并对因核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作出制度性规定。
Q5
制订《核安全法》的目的是什么?
为了保障核安全,预防与应对核事故,安全利用核能,保护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,保护生态环境,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Q6
适用《核安全法》的范围是哪些?
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,对核设施、核材料及相关放射性废物采取充分的预防、保护、缓解和监管等安全措施,防止由于技术原因、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核事故,最大限度减轻核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的活动。
Q7
《核安全法》中所说的核设施、核材料、核废物包括哪些?
1、核设施,是指:(一)核电厂、核热电厂、核供汽供热厂等核动力厂及装置;(二)核动力厂以外的研究堆、实验堆、临界装置等其他反应堆;(三)核燃料生产、加工、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核燃料循环设施;(四)放射性废物的处理、贮存、处置设施。
2、核材料,是指:(一)铀-235材料及其制品;(二)铀-233材料及其制品;(三)钚-239材料及其制品;(四)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管制的核材料。
3、放射性废物,是指核设施运行、退役产生的,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射性核素污染,其浓度或者比活度大于国家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,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。
Q8
我国核安全观是那六个字?
理性、协调、并进。
Q9
我国确保核安全的方针是什么?
从事核事业必须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。核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责任明确、严格管理、纵深防御、独立监管、全面保障的原则。
Q10
对核安全负全面责任主体是哪些?
核设施营运单位对核安全负全面责任。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备、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,应当负相应责任。
Q11
我国负责核安全监管是政府的哪个部门?责任范围有哪些?
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。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、能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