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深静脉血栓成(DVT)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,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,甚至致残,特别是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引起静脉血栓。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关知识,可帮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,降低患者的住院日期、医疗费用及死亡率。 那么,接下来就跟随山西益康脉管炎医院赵玉洁主任总结的一起来看看吧!
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
(1)静脉血流滞缓
(2)静脉壁的损伤:①化学性损伤;②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;③机械性损伤;④静脉手术;⑤感染性损伤。
(3)血液高凝状态: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。
(4)其他因素: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一般与手术种类、创伤程度、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有密切关系。
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:根据总风险因素得分将患者分为四级:
①低危1分,包括:肥胖、年龄41-60岁、大手术史、静脉曲张、外科小手术<45min;
②中危2分,包括:年龄≥60岁、外科大手术>45min、预计卧床时间>72h、下肢石膏固定、恶性肿瘤;
③高危,3~4分,包括:有DVT/PE病史、蛋白C或S缺乏、抗Leiden因子V/活化蛋白C、抗凝因子Ⅲ缺乏、血纤维素蛋白原异常、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、抗磷脂体抗体、血凝素20210A;
④超高危5分或5分以上,包括:择期下肢大手术、髋、骨盆或腿骨折、急性脊髓损伤(瘫痪)。
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
(1)心理护理:患者常表现为终日愁眉不展,忧心忡忡。因此,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。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,有针对性的疏导解释,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,正确认识疾病。进行必要的医学知识介绍,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本质,以便早期发现,及时中西医治疗。
(2)饮食:饮食应清淡,采用低脂饮食,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,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,多饮水,保持大便通畅,便秘者给予缓泻药,必要时给予灌肠。
(3)抬高下肢,早期活动,促进静脉血液回流:对已出现DVT症状的患者,血栓形成1周内应卧床休息,抬高患肢20°-30°,以促进血液回流。注意患肢保暖,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,以免栓子脱落,严禁冷热敷。
(4)机械预防:抗血栓弹力袜、间歇充气压力系统,动静脉足泵。促进血液流动和深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。
(5)做好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:①避免肢体受压或创伤;②坐位时抬高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;③禁止按摩或搔抓患处;④逐渐增加活动量,感觉肢体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;⑤避免久站或坐位时交叉双腿;⑥每天离床活动至少3次;⑦白天避免长期卧床或不活动;⑧长途汽车或飞机旅行时,中途活动肢体;⑨注意观察血栓发生时的症状和体征,包括呼吸急促、胸痛、呼吸困难、背痛、肢体的红肿痛。
(6)药物预防:以抗凝、溶栓为主。监测实验室指标:APTT、INR、血红蛋白、网织红细胞、血小板及肝酶,尤其用药前要注意这些指标。溶栓药要现用现配,配制后暂不用时应低温保存。应用溶栓药后,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,有无头痛、恶心、肢体麻木、血压突然升高等颅内出血迹象,以及其他异常出血现象,如牙龈出血、鼻出血、皮下淤斑、注射部位出血、泌尿系统出血、消化道出血及手术切口的血肿和出血。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发生。
(7)保护静脉:静脉推注溶栓药,严禁药物外渗。
(8)局部皮肤护理:防止皮肤破溃,应用中性、温和的洗剂清洁患肢,保持皮肤清洁、干燥。应用毛巾进行湿热敷,4次/d。
山西益康脉管炎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,以辨病和辩证相结合,以病为纲,病症合参,重视中西医结合辩证论治整体疗法,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,既发挥了中医辩证论整体治疗的优点,又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西医有效的治疗方法,取长补短,提高了疗效,缩短了疗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