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应性皮肤血管炎(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)又称过敏性血管炎,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。本病除了有皮肤粘膜损害外,严重时还可有内脏损害。临床特点为有明显的皮肤损害,皮损呈多形性,好发于小腿、踝部。多呈对称性反复发作,病程数周至数月,少数可数年反复发作,预后较好。
临床表现:
(1)最常见的初发症状是皮肤损害,因此易为患者所发现,皮肤损害好发于下肢,散在分布,有时发生在大腿、臀、躯干和上肢等身体任何部位,但以小腿和足背之身体下垂部位最多,常对称分布,皮疹呈多形性,如斑丘疹、丘疹、紫癜、瘀斑、结节、溃疡等。瘀斑几乎是必有损害,由于血管壁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渗出,故这种瘀斑都是高起而可以触及的,也是本病特征。若开始为红斑亦迅速发展成风团样,甚至伴有出血现象,在炎症反应严重时,可以发生水疱和血疱,中性粒细胞外渗至周围组织时还可以出现脓疱。可以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,若因内皮细胞肿胀、管腔狭窄,则产生组织坏死和溃疡,愈后留下萎缩性疤痕。急性发作时,损害成批出现,分布广泛,伴小腿下部水肿,病情较重;慢性经过者,不定期地反复发作,持续多年,并以丘疹、结节和坏死溃疡损害为主,偶发网状青斑。皮疹吸收后遗留色素沉着,或有萎缩性疤痕,自觉瘙痒或烧灼感,少数有疼痛感。2/3的病例可伴有不规则发热、关节痛、关节肿胀、乏力。单个皮疹持续数周,但可反复发作,迁延数月至数年。
(2)系统性损害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体内所有器官皆可受累,使内脏器官发生实质性和功能性损伤。常见的有关节炎、肌炎;1/3的病例有肾脏损害。肾脏受累最为严重,甚至可发展成肾功能衰竭、灶性肾小球肾炎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;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头痛、妄想、精神错乱、复视,甚至脑血栓形成;胃肠道受累可发生腹痛或便血;肺部可出现弥漫性或结节样浸润性损害或胸腔积液。
中西医结合治疗
1.中成药
小金丹 每次0.4g,每日2次,口服。消肿散结。
西黄丸 每次3g,日2~3次,黄酒或温开水送下。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。
2.静脉滴注疗法
脉络宁注射液 40~60ml,加入5%葡萄糖溶液500m1中,静脉滴注,每日1次,15次为l疗程。
川芎嗪注射液 400~800mg,加人5%葡萄糖溶液500m1中,静脉滴注,每日l次,l5次为l疗程。
丹参注射液 20ml加人5%葡萄糖溶液500m1中静脉滴注,每日 l次,l5次1个疗程。
转归与预后
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具有慢性经过,反复发作的特点。除暴发型及严重内脏损害者外,一般预后良好,可于数月内恢复,或缓解与复发交替,除去病灶或可疑病因后可能自愈。
如果您对以上的方法还不了解,建议您到山西益康脉管炎医院就诊医治。